试论如何借助信息技术辅助幼儿园教育
- 2022-01-07 10:37
- 阅读 5931
摘要: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创新的源泉,重视教育即重视下一代的成长与培养,能够为国家的繁荣打下牢实的基础。幼儿园在幼儿教育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为更多的幼儿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极大地促进了幼儿教育的公平性以及普及性,对幼儿的潜能开发与健康成长有正面积极的影响。本文分析信息技术背景下幼儿园教育如何提升自身质量与教育效率,希望可以提出有效见解。
关键词:信息技术;辅助;幼儿园教育
前言:信息技术能够将丰富的图片、文字、声音等元素都融入到一起,通过借助多媒体来开展教学,能够让幼儿教育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提升幼儿学习的趣味,并且借助多媒体丰富教学的资源,拓展幼儿的视野,能够达到更加理想的教学目标。
一、创设动态的教学情境,提高教育活动效果
在传统的幼儿教育下,幼儿教师往往都是简单地进行板书教学,就算借助多媒体,也往往只是简单地展示PPT课件,这样显示是不够的,教师们没有充分地发挥出信息技术的教学价值。信息技术有很多的功能,作为幼儿教师,要充分地挖掘其中的功能和价值,借助信息技术来丰富幼儿课堂,提升教学的效果。在实际的教学里,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来为幼儿们创设情境,借助情境教学法来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价值和功能。所谓的情境教学法,指的是在教学的过程里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为幼儿们搭建和学习主题有关的情景和氛围,以此来提升幼儿们的学习体验。在信息技术时代下,情境教学法成为了幼儿教育的一个有效手段,作为幼儿教师也需要加强对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例如,在开展大班幼儿的《猴子捞月》活动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在多媒体上展示猴子的GIF图片,并且一边播放背景音乐,当幼儿们看到这样活泼生动的猴子后,便会代入到情境中,情不自禁地进行模仿和学习,这样能够让本次活动变得更加真实有效;再如,教师在开展《想减肥的松鼠》时,便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展示松鼠们做运动的一些视频,并且记录松鼠的体型变化,这样幼儿们能够代入到情境中,一步一步地跟着松鼠进行联想;再如,幼儿教师在教授《春天是一本书》的时候,也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教师先用多媒体播放了本篇课文的诗词朗诵画面,随着诗歌朗诵的播放,幼儿们很快会代入到自己的情感,跟着诗歌的朗诵进行情感起伏。然后教师继续用所媒体播放一些动态图片,展示是个描绘的春天的情景,以此来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想象,让幼儿们能够更加身临其境,感受春天的魅力。
二、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丰富幼儿区域活动
为了改变教学的问题,让教学更加适应幼儿的发展,教师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设计一些趣味性的区域活动,以区域活动的形式丰富幼儿的校园生活,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区域活动,是最近几年内比较火热的幼儿教育模式,在区域活动里,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幼儿的潜能和兴趣,让幼儿找到自己所热爱的和擅长的内容,通过多元化的区域活动,来促进幼儿全面地成长和发育。在开展区域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地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来提升区域活动的效果和质量,激发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欲望。基于此,笔者对信息技术手段下的区域活动展开了观察:
例如,本班级在开展区域活动的时候,让幼儿们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教师便充分地借助多媒体来提升活动的效果。教师借助多媒体来播放录像,录像中包含了超市中的收营员与顾客的交流、交易的记录,让幼儿们通过录像来了解超市收银的现状,加深幼儿对收银员和顾客的了解与认识;之后,教师设置了超市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们来模仿超市的收银员和顾客,购买商品、收银、交谈,让角色扮演活动能够更加直观和生活;在开展美工区的区域活动时,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来展示一些丰富的图片资源,让幼儿们能够感受到美术学科的魅力,并且通过GIF图片来提现作品的绘画过程,以此来帮助幼儿掌握绘画技巧,通过本次借助多媒体来开展美术区域活动,有效地提升了美术区域活动的生动性;在开展音乐区域活动的时候,笔者发现教师会借助多媒体来为幼儿们播放音乐,让幼儿闭上眼睛感受音乐等等。
通过笔者对幼儿园一日的观察,发现幼儿教师会在各种区域活动中融入多媒体,以此来丰富区域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给幼儿们带来更好的区域活动体验,从而提升区域活动学习的效果和质量,帮助幼儿获得更好的成长和提升。
三、融入三维立体图,提升幼儿空间思维
三维建模的主要特点是能模拟空间效果,在进行知识构建方面比起二维模型更为完善和系统。在幼教中应用三维立体图来进行知识普及,能够让幼儿透过现象看本质,以及培养幼儿的空间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三维立体制图应用在教学中,要以二维平面图为基础,幼儿在学习了二维图以后再去认识三维立体图,能够有效实现知识的递进与深化,让幼儿知识形成一个完整有序的系统。
比如幼儿园小班教学中以二维平面图为主,在幼儿园中班教育中就可以进行二维图与三维图共同展示,进行对比教学,实现幼儿思维的过渡。在幼儿园大班中,教师就可以直接应用三维立体图来教学了。通过二维与三维的变化,实现教学内容范围相同,但深度不同,对幼儿能力的培养实现从表面到本质、从局部到整体、从简单到复杂的持续提高。比如在小班中教师让幼儿画桌子,只用进行平面绘图即可;在中班中再画桌子,教师就可以进行三维立体图的构造,加入实线与虚线来构造立体关系;在大班教学中,教师就需要放弃虚线图,直接引导幼儿画出实线部分立体图。再比如在小班教师让幼儿画正方形,中班教师就可以告诉幼儿正方体是一个礼盒,引导幼儿画出正方体立体图形,大班教师则可以让幼儿画出礼盒上的花纹,以及不同角度下的礼盒,展示礼盒中装的礼品。
四、建立合理评价机制,实现家园合作共赢
幼儿园受到政府、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监督关注,是极为重要的幼儿园教学机构,针对幼儿园进行的教学评价,需要通过完善、详细且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进行,让幼儿园能够得到全面的评价反馈,并能够从反馈内容及时更正自己的教学问题。幼儿园的评价机制需要从幼儿园的管理、学前教育的成果以及幼儿园中的设备等多方面进行,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平台,发挥自身的督导作用,善于观察与发现幼儿园中的不妥之处以及优秀之处,以鼓励和指正双线并行,为幼儿园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助力。
借助信息技术建立详细合理的评价机制,亦需要家庭方面与社会方面的联合反馈。社会方面看重的是幼儿园内的教学成果以及幼儿园教学质量是否与其设备设施及园区水平相匹配,是否有足够的竞争力。幼儿园通过与家长的交流与合作,能够充分掌握幼儿在家长的表现情况以及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心理状况,从而教师能够以更加谨慎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来帮助幼儿改正提升。通过网上家园联合的形式,家长在家中也能够为幼儿提供科学有效的教学引导,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家长以现代通信技术为介质,亦能够及时的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得到解答,积极反馈自己的建议,为幼儿园的教学改进提供一定的帮助。
结束语:总之,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下,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创新,成为了一个必然的趋势。作为幼儿教师,需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借助多媒体来丰富课堂教育的形式,提升幼儿教育的趣味性,以此来有效地提升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帮助幼儿获得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参考文献
[1]李莉萍.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有效运用[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10):214.
[2]周冰.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幼儿园教育实践[J].新智慧,2018(24):33-33.
[3]张晶.谈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0(27):181-182.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