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你同行,“研”促成长 ——天台小学2020学年第一学期语文组教研活动记实
- 2020-10-10 08:07
- 阅读 809
金桂飘香话教研,为了进一步明确新学期的语文教研教学方向,提升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力。9月30日,天台小学语文学科教研组开展了新学期第一次语文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全体语文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在校合班教室举行,以“聚焦语文核心素养,紧扣‘教·学’关键问题,共促师生生命成长”为教研主题,由教导处副主任庞美萍老师主持。
首先,由青春活力的年轻教师——杨玲老师引领二(8)班的孩子们走进《黄山奇石》一课。这是一堂极富语文味儿的课。杨老师从二年级学生的学情出发,结合单元的语文要素,紧紧围绕着“趣”字展开教学,让孩子们在有趣的各种活动中识字,在自由朗读中寻找“趣”石,在品读文本中琢磨“趣”处,在读后反馈中小结“趣”点。杨老师不仅夯实基础、注重低年级的字词教学,同时向我们展示了低年级课文的阅读教学如何由“教”到“扶”再到“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又引领学生发现课文作为语言蓝本的表达特点,引导学生用“好像”“真像”进行模仿说话、写话。这样的设计站在学生学习语言的起点上,为学生的学习构建起有效的支架,使学生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脉,各种奇思妙想冲闸而开,课堂上涌动着他们稚气却不失灵动的语言。
课后,杨玲老师与大家分享了本节课的设计意图、备课过程中的自我成长及课后反思。与会老师也围绕着杨老师的课堂教学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课感受。
一年级的金玲玲说杨老师这节课主要围绕黄山奇石的“有趣”展开,运用诠释策略,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充分了解词语含义,并进一步感受景色之趣之美,传递出热爱祖国大江南北的情怀。
二年级的郑田华评价:杨老师以生为本,把课堂自主权充分交还给学生,如在识字教学过程中,采用小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的策略,有层次有梯度地训练,通过理解词语,读长句,读段落,一步一步由浅入深,把生字教学一一落到实处,值得借鉴。
三年级的庞文阳即时点评:杨老师的识字教学做得扎实有效,特别是重点学习词语“中外闻名”和“风景区”时,结合文本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词语,同时引导学生借“国清、石梁、天台山风景区”等孩子生活中的语文素材拓展识字的宽度,以加深理解,让识字变得生活化,趣味化。
四年级的陈谊艺老师认为杨老师这堂课的阅读教学部分设计得尤为精妙。杨老师进行语段学习时,利用文本相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先引领孩子感受奇石的有趣,再研究语言范式,探究作者的“趣”之写法,然后让学生动笔运用,仿写语段。如此用心为孩子搭建学习支架,使孩子的学习有章可寻,有法可鉴,直接促进提升了全体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年级的徐晓丹老师,虽是今年刚走上讲台的年轻教师,但说起观课感受她毫不怯场。她从杨老师的教学目标制定、识字教学设计、阅读及语言表达训练等多方面谈了自己的收获和见解。
六年级的裘俏霞老师表示纵观杨老师的课堂,思路清晰,语言优美,教态自然,生动活泼,聚焦语文核心素养,紧扣教学关键问题,将感知性语言训练、理解性语言训练、运用性语言训练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乐学、爱学,爱上了语文课堂,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凸显了语文教学的整体效果!
活动最后,许军红副校长作了总结。她对杨玲老师的课赞许有加,同时提出新的希望。她提出“思—学—研”三位一体的教研模式,希望老师们能潜心思考我们的教学,我们的课堂;聚焦关键问题,多元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提升自己的教学力;并将所思所学运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锤炼自己的教学功力,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两个多小时的教研活动在热烈的讨论中悄然度过。锤炼教与学的能力,打造高效课堂,天小师生将会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相信我们会越走越好,越走越远!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