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2020-06-25 11:38
- 阅读 708
近年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抗挫折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家庭溺爱、学习压力大等现象普遍存在,如果不及时开导疏通,后果很严重。因此,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为此,广大学校要做到以下几点:
配齐配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落实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严格按照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要求,配齐学校心理教育需要的专兼职教师,并对各级各类学校心理健康师资配备情况进行督查,对未按要求落实的,督促整改。要系统研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培训课程,开展全员培训,既重视理论指导,又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深化教育评价制度改革。
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五育并举,着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设法给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体验,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不再将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尺度,不再单纯以升学率考核学校和教师,将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
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协同配合。
学校要向家庭传导正确的教育理念,及时了解家庭状态及其对孩子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做心理健康工作。要主动与有关方面沟通,争取支持,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综合整治校园欺凌等问题,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良好氛围。
关注随迁子女、留守儿童、单亲学生等特殊群体。
在一些农村学校,一定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各方面共同关心关爱的体系,使留守儿童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对随迁子女,不仅要保证入学,还要设法解决其融入问题;对单亲学生,要关注其家庭状况和思想动态,以适当方式多关心,使其阳光快乐成长。
加大教育宣传力度。
以“心理健康日”等特殊时间节点为契机,举办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专题活动,使学校和家长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改变认识误区,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能力。通过课堂及各类媒体,加强生命教育,让广大学生了解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字
用户评论